空气成像成噱头?全息公司云视图研呼吁行业的技术宣传应该保持严谨
关于“空气成像”的这一波大讨论也牵扯到了国内几家公司,譬如云视图研、东超科技、像航科技,三家均为聚焦在光学成像领域并各有所长的技术性公司。对此云视图研团队的工程师表示,这样的热度反映了市场对划时代先进显示技术的热切期待,同时也表明对于显示技术的科学原理,大众还缺乏系统的基础认知。云视图研工程师认为,显示技术经近十年的发展,平面显示已经发展至非常成熟的高水平状态,从分辨率指标看从早年的标清、高清、4K超高清直至目前的8K,面板尺寸上(以LED方案为例)从34英寸以下为主流的时代如今到了55英寸起步,甚至85英寸乃至120英寸也随处可见,在清晰度和尺寸达到大批量工业生产的阈值后,一线屏厂对更大更清晰的显示技术投入有所减少,转向柔性和轻薄工艺。大众也开始追求一些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新一代裸眼3D或是所谓的“空气成像”在这种背景下就成了热点。
调阅技术文献和报道,不难发现真正的空气成像其实并不存在,原因在于这一提法违反了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因此但凡以“空气成像”为营销卖点的公司或产品多少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云视图研工程师认为,一时的噱头式炒作虽然能赚取短期流量,但实际对行业发展却是无形伤害,会导致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预期变得膨胀和扭曲,而实际的产品体验缺相隔千里之遥,当首批愿意吃螃蟹且为创新买单的群体感觉上当踩坑之后,整个市场将会被拖入负向的循环,届时哪怕再有真正的新技术涌现,所面临的将会是汹涌质疑甚至少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当然也仍然会有团队或机构继续调动流量,换一套新马甲、新概念继续造势割韭菜,那则另当别论了。
仔细观察近日关于“空气成像”的几条热门视频,视频中所披露的画面大多是后期特效、AR模拟的各种画面拼凑而成,并没有实际的效果露面,而后就抛出结论大谈空气成像、遥遥领先。据悉国内确有技术团队在负折射成像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无法脱离中间介质,且视角狭窄,与真正无需介质的空气成像还相隔甚远,且技术路径风马牛不相及。空气显示技术是一种利用空气介质本身的一些特性来实现无屏幕成像和显示的新型显示技术,纵观国内外,极少有权威机构宣称在空气成像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在空气激光、等离子体成像、太赫兹成像、电磁感应成像等领域均开展过一些前沿探索,但目前均没有成熟可商用的技术和产品问世。
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科学家提出利用电离放电在空气中产生等离子体,借助等离子体的发光特性实现像素点亮,从而构建出无屏显示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提出利用强激光在空气中诱导形成光子空间波导,并在其中控制形成图像和动态图案的新型空中显示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利用激光在空气中激发氮和氧分子产生荧光发光,并将其成像以实现空气显示的新方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单位将计算成像技术与空气成像相结合,提出新型空气透镜成像、衍射成像等算法,在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日本在空气激光等离子体成像、太赫兹成像、电磁感应成像等空气介质成像技术领域开展过一些研究。
综上可见,全球顶级的研究机构尚且只能在空气成像领域取得了极其有限的技术验证和突破,更遑论色彩、分辨率、画幅、连续性、功耗、成本等等关乎成像效果的关键指标了。但回头看国内的自媒体文案中,这些技术瓶颈仿佛已经被我国企业一夜之间全部被突破了,并且遥遥领先。云视图研工程师建议,不论是科技厂商还是科技媒体,应对前沿技术保持基本敬意,大谈“空气成像”确有糊弄市场的嫌疑,不如从技术的严谨角度出发同时稍加渲染,改称为“空中成像”,既能够与借助实体介质投影成像的传统技术路线区别开来,也能满足大众对先进显示的科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