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今天正式启动「购买碳排放权」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唐佳 肖聪聪)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今天(7月16日)正式启动。
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那么,什么是碳交易?我国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全国碳市场?碳市场对实现国内碳减排目标有多大作用?对此,人民网“强观察”栏目专访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
发电行业优先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
早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2021年度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指出,目前碳市场覆盖全球16%的排放量、近1/3的人口和54%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体量大,高能耗产业比重高,虽不断推进绿色转型,但对于实现降碳减排来说仍有较大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碳市场建设不断加快,市场交易机制日渐完善,到现在已建成碳交易系统20多个。
2021年,生态环境部密集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内容包括配额分配方案、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核算、核查等,全面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作为实现我国“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张希良指出,碳市场为控排企业提供了一个成本效益优化的碳减排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同时,通过碳定价促进低碳转型。
全国碳市场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目前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
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为何首选电力行业?张希良表示,发电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且碳排放量大,电力行业产品相对单一,数据便于进行核查核实,配额分配方法也较为成熟。
碳交易上线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准备工作正式启动以前,我国就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深圳等地开展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作为牵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分配等重要议题研究的负责人,张希良认为,要建立全国碳市场,首先要确定其覆盖范围,再是数据报告核查、总量设定、配额分配和配额交易等其他设计要素。
“全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不仅包括要规定纳入交易体系管控的行业,更要明确纳入管控企业的门槛和温室气体种类等。”张希良表示,这决定了可管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大小。当碳市场范围覆盖全国主要的能源供应部门和能源使用部门时,就能更公平、有效地控制整个经济体的碳排放;同时,当其覆盖到主要的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高能耗行业时,也能够真正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也就是说,覆盖范围确定了碳市场的起始碳排放量。”张希良表示,在此基础上,确定在未来目标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再通过配额分配的方式落实到企业。
因此,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选择、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三者之间密切关联,从根本上决定着碳市场的碳价水平和减碳成效。
谈及关于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张希良认为,在电力、建材、钢铁、石化、化工、有色、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中,年能耗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大约有7000多家,这些企业的总排放量占到工业部门碳排放的75%以上。合理管控好这7000多家的企业,就管控住了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多数总量,同时政府的管理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能源使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以上。”张希良表示,把能源使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管控对象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据我们测算,碳交易体系完全建成后,所管控的碳排放量将占全国碳排放总量70%以上,能够为我国履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和完成国内碳减排目标做出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