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耐温等级 在国标,美标,欧标中有啥不同的「欧标和美标插座有什么区别」
90℃、105℃、125℃、150℃这些温度参数在电线电缆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经常碰到。而电缆耐温等级也分为国标、美标、欧标,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由于国标和行标的编制,很多内容是参考和借鉴了国际标准,因此我们先来看看UL标准或EN/IEC标准对耐温等级的规定。
01
UL标准
UL标准中,常见的耐温等级是60℃、70℃、80℃、90℃、105℃、125℃和150℃。这些是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吗?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耐温等级,在UL标准中称作额定温度它并不是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
额定工作温度
UL标准中额定温度的确认是按照公式1.1来确定的。在此公式下,样品放置90、120、150天后,得出的样品伸率变化和老化天数的数据,然后再通过最小二乘法推算出老化天数和断裂伸长率的线性关系,进而依据此线性关系推算300天时的样品断裂伸长率。
可以达到假定额定温度时: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小于50%;不能达到假定的额定温度时: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大于50%(因此需要重新设定温度试验)
电缆的寿命设计为25年,UL标准中的额定温度一般会比导体的长期最高工作温度高。
短期老化温度
UL标准中,短期老化的温度是靠材料的长期使用经验获得的。
材料可以按照此条件来确定老化温度:老化后的伸率变化率大于50%
材料的额定温度和短期老化温度要下降一个等级:伸率变化率大于50%
02
EN/IEC标准
在EN/IEC标准中,很少看到额定温度,取而代之的是导体长期工作温度或者温度指数。那么这两个温度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上,在EN/IEC标准体系中,对电缆的耐温等级的评价主要是按照EN 60216或IEC 60216来评价的。
方法是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老化试验,以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为50%作为老化的终点,得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老化天数。然后通过线性回归的方式将老化天数和老化温度做线性相关处理,得出一个线性关系曲线。然后根据电缆的寿命确定最高工作温度,或者根据长期工作温度,确定线缆的寿命。
同样的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由于电缆的设计寿命不同,可能其要求的老化温度并不一样。在同样的长期工作温度下,电缆设计寿命越短,绝缘材料的短期老化温度就可以要求的越低。
03
国标及行业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很多内容是参考和借鉴了UL标准或EN/IEC标准。但是由于是多方参考,所以有些表述笔者认为是不准确的。
在IEC标准中,传统的电力电缆、建筑用线甚至太阳能电缆的设计导体长期最高工作温度都不会超过90℃,但并不代表用于此类电缆的材料允许的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不能大于90℃。也不能说辐照交联料可以达到125℃的耐温等级,而硅烷交联料不能达到125℃的耐温等级,这样的表述是没有道理的。
总的来说,物体能否达到某个温度等级,不是简单的说能或者不能,而是要结合材料耐温等级的评价方法或者电缆的设计寿命来考虑的,切忌将几个标准体系混合着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