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在2015年诞生于上海,经过六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是现在年轻人广为聚集的潮流阵地。得物通过“社区+电商”的双业务模式,“先鉴别,后发货”的创新交易流程,以及严格的全流程品控机制,不仅让得物成为“90后”“95后”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可以放心、省心购物消费的地方,更是顺应着潮流消费,帮助更多年轻人展现梦想的地方。

 

 

 

 
 

  得物购物额度怎么套?

 

  1、首先就是要明确知道自己得物里面的佳物分期有多少额度;

 

  2、联系商家威信:3843330 说明自己需要取出来多少额度;

 

  3、进行咨询操作流程,收取多少费用,觉得都合适了,确认做了,商家给你安排合适的产品,提供收货地址,你用佳物分期额度来购买就可以了,名字和电话则需要填写你自己的,因为商家每天客户多,收到货之后都是根据客户留的名字和电话来进行结算的,所以一定要填写完整了;

 

  4、下单之后等快递签收,商家收到货之后,给你结算,这就是整个的操作流程。

 

0700181452330_副本_副本.png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购,这批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在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潮流和时尚的追求,也在倒逼着网购平台优化购物体验。得物作为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聚集了新、潮、酷、炫的各类商品,是各类潮流品牌发售和运营的首选阵地,不断解锁着年轻人潮流网购新体验。

 

  得物不仅聚集了欣赏街舞、潮品穿搭的追随者,也汇集了热爱球鞋、潮流文化的爱好者,社区讨论集中在球鞋、潮牌、手办、街头文化、汽车腕表和时尚艺术等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它赋予新时代的年轻人一个体验表达的窗口,这些热点话题的背后更代表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梦想。

我的手机不归我管?
App不仅能“监控”聊天记录,
还能“动手”删除我手机里的东西?
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近日,
有网友发文称,
“得物”App试图“删除”他手机里的视频,
被自己的手机成功拦截,
不久后,
得物App发布公开声明回应,
随后,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用户:

删的是货物争议视频

 

11月12日,

 

一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文称,
他双十一在得物App上买了东西,
后发现货物有问题,
便向得物官方反馈,
并上传了一些
与货物相关的视频证据。
当日,
他发现得物涉嫌通过调用他的手机权限,
删除手机里与问题货物相关的视频。
 
“删了两条视频,
其中一条是开箱确定商品是有问题的,
另一条是去专柜做对比的。”
该网友称,
他想要得物给出一个说法。
 
从该网友上传的视频可以看到,
手机弹出的系统服务通知显示,
“检测到‘得物’删除了视频,
已成功拦截。
请前往图库/相册/最近删除,
确认被删除内容。”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难以置信,
一个App而已,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权限和胆子,
对用户隐私直接动手?
 

 

也有网友表示,

类似事件已经发生过很多起,

而一般来说,

应用程序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其中可能有误会。

 

 
 
 
 
 

得物回应:

删除的是缓存文件

事件发酵后,

 

13日下午,

得物发布了官方回应,

并在说明中称:

“完全没有任何动力

去做删除用户相册等不合规的行为;

同时,

对于用户的海量视频内容,

得物没有相应技术能力进行批量识别,

甚至定向删除。”

声明中表示,

根据公开报道信息,

媒体曾对多家国内知名App

遇到的类似情况进行报道说明,

从事后相关公司和手机厂商

公开披露的信息看,

当App对产生的缓存文件进行管理操作时,

手机系统会将其判定为异常行为,

并出现类似的误报。

去年1月,有媒体报道了类似事件。

因此,

对该位用户反馈的

被手机系统判定为异常行为的情况,

他们正在与用户及厂商沟通核查。

13日晚,

得物对此又发布了进一步声明,

称经过核实,

App删除的是临时缓存文件,

并非用户手机内的原视频,

并公布了处理过程示意图。

 

 

 

这份说明,

让一部分网友感到放心了些。

 

 
 

 

也有人仍不理解,

缓存就能删了吗?

这样的情况,

到底算不算侵犯用户隐私?

 

 
 
 
 
 
 

业内人士:

可能有两种情况

 

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得物App有bug,
“可能是后台开发代码有bug,
比如在用户上传照片或者视频后,
系统一般会删除上传过的缓存,
但是如果有bug,
就对判断缓存图片的条件限制不足,
将原图原视频误删除”。
 
另一种可能是手机系统的问题,
“当App对产生的缓存文件
进行管理操作时,
手机系统会将其判定为异常行为,
并出现类似的误报。
事实上,
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清除缓存,
节省手机的储存空间,
从而提升用户的手机运行速度。
App在得到相应权限的情况下,
删除缓存文件后,
系统发生误报”。
 
而对于此前发生的类似事件,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当前许多App与用户之间的权利,
实际是不对等的,
它们在使用时,
都需要用户授权拍照、相册、
定位、通讯录等功能,
就像很多网友“吐槽”的那样,
不授权就不给用。
 
如此一来,
这些App会获取相对应的权限,
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执行某一项产品功能。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
App的权限使用机制,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